折伏,非做不可!

本興院 北東本部‧基利支部 吳玉棠

有三個字,在我的信心過程中,扮演著很重要且很關鍵的角色,沒有這三個字,就沒有我在佛道修行上所做的每一件事。這三個字就是「影響力」。

我入信至今七年,當初,在一個非常巧妙的機緣下,認識了我的介紹人。我們才剛認識不久,他就跟我說,念經很好,一定要去寺院看看。這對我來說太特別了!一位剛認識的新朋友,又是年輕人,竟然約我去「念經」。於是,我抱著強盛的好奇心,來到本興院。第一次進入本堂、第一次見到御本尊、第一次開口唱題,我就感到非常舒服,是以前從未接觸、體驗過的,我單純地接受這個很喜歡的感覺,就這樣,剛開始時,幾乎天天來本興院,因此不久後就受戒,成為真正的日蓮正宗信徒,打開了往後佛道修行的大門。也是在接觸到妙法之後,才知道原來告訴別人要唱念南無妙法蓮華經、信受妙法,這就叫做「下種、折伏」。

我很喜歡把自己覺得開心、快樂的事情,和周遭的人分享。剛開始入信時,因為覺得信心讓我很快樂,所以就時常邀約朋友,一起來本興院唱題,告訴我的親人唱題很好。朋友們也對我經常參加佛法上的活動,覺得很訝異,他們都覺得念經、唱題等佛道修行,是老人家的事,我就進一步說明,參加活動的內容及念經後的想法,把我所知道的佛法,解釋給大家聽,繼續邀約他們,下次一起來寺院唱題。但是,沒有一個人和我一起來。我疑惑了,這麼好的佛法,為什麼大家沒有興趣呢?

原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靠「好奇心」進入佛門。在經常聽聞主管、尊師的法話指導後,才知道原來還有順緣、逆緣之分,原來能值遇妙法之不易,猶如爪上土;也在聽到其他信徒的體驗中,才知道原來有這麼多辛苦的經歷,才會想要信仰御本尊。有這麼多我所不知道的「原來」,因此,更積極參加更多的活動,想了解更多的佛法,想聽到更多主管、尊師的指導,也想聽更多每次聽完心中就感動不已的體驗談。在這些過程當中,知道和學習到更多的東西,對御本尊的感謝就愈來愈多,也因此更想把妙法的好,告訴其他人。

在與人交談的過程中,有機會就會提及妙法。倘若是不認識的人,就會看當時的場合和氣氛,合適的話,也會將妙法告訴對方。前年,在劍潭活動中心,也就是青年部舉辦的全國支部長交流會時,在洗手台遇到一位阿姨,她很客氣地和我打招呼,也問我來這裏參加什麼活動,我告訴她,是來參加宗教的研習活動,我們是日蓮正宗,唱念「南無妙法蓮華經」。她表示,有朋友也是這個宗教,也約她去唱題,就這樣,我們在走廊上小聊了起來,最後,請她有機會一定要和朋友一起去寺院。其實,在對陌生人下種的過程中,聽到對方表示聽過日蓮正宗,就會覺得很開心,因為對方曾經接觸過其他的信徒,無論最後是誰能成功地帶他到寺院受戒,我都會把握當下的機緣,繼續折伏,希望能夠產生一點影響力。相遇就是有緣,也因為每個人生命中都有佛性,即使只是簡單的幾句話,都希望可以在對方的腦海中,更加深對妙法的記憶。

漸漸地,因為活動參加愈來愈多、聽的也多,能和人聊到的內容,也就更多更廣,因此,能約到寺院來的對象,也就變多了。隨著邀約成功的人數增加,也更加印證了「受易持難」這句話。人都有惰性,我自己也是,惰性太頑固了,必須要用很強的意志力和堅持,才能保持住想要一直為妙法廣布做下去的動力。為什麼常說出來參加活動很重要,因為,可以藉由他人來影響自己,不管是法話指導或是任何人的一句話,甚至一個舉動,只要能對自己的想法產生影響,進而改變或加強自己在佛道修行上的行動,那出來參加的這個活動,就非常值得,時間也付出得非常有意義。我們就是不斷被這些正面的能量所影響,靠吸收到的內容,轉而去影響其他的人,影響更多還沒有機會聽到的人,就是佛法中所說的下種折伏,說白話一點,就是「影響力」。

至於能不能發揮出自身的影響力,讓身處五濁惡世、深受謗法毒害的眾生接觸到妙法,做正確的佛道修行,就是身為法華講員最大的課題,也是大聖人賜予我們最大、最重要的使命──廣宣流布。大聖人最大的心願,就是廣宣流布,我們每天蒙獲御本尊的庇祐,應當做些事來完成大聖人的心願,回報御本尊,所以才有「折伏行是最大的報恩謝德」之說。

御本尊對我們的是慈悲心,我們對御本尊是報恩謝德的心,這中間的溝通語言,就是「唱題」。所以,回歸最基本的關鍵橋梁,就是唱題。只有搭起唱題的橋,透過境智冥合,產生智慧,才會有感恩、慈悲的心,才會去做下種折伏,才能廣宣流布,也才會更加堅定信心再去加強唱題,這是一連串相輔相成的正向循環。運用在生活當中亦然,不管任何事情,一定是自己心裏想做、願意做,才會產生行為,確實去執行。「信心即生活」不就是這個道理嗎?「佛法如體,世法如影,體曲則影斜。」不也是在說佛法才是生命的根本嗎?這都是經常聽到的指導,但真正要做到,才是困難。以台灣兩千三百萬人來說,本宗信徒只占其中一點點的比例,信徒當中,持續穩定參加法華講行事的,只有其中一小部分,這一小部分當中,會積極去做下種折伏的比例又更少,而下種折伏的對象中,能夠受戒入信的,又少了很多,新入信者到可以發心再去做折伏的,又有多少?算得出這個數字有多小嗎?

主管總是說,唱題很重要、唱題是根本。「唱題」真的是最最中心的關鍵點,這個中心點,如果不夠結實穩固,如何能再擴展出去做更多其他的事呢?我們也經常聽到,折伏很重要、參加御講法會很重要、出席支部活動很重要、廣宣流布很重要,把這些種種的重要性回歸,除了唱題,還是唱題!不會折伏、不知道怎麼說的話,一句「唱題很好,一起來唱題吧!」也是折伏。凡事都有起頭,全在於想不想做而已,只要想做就會想辦法、找方法去做。透過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感想,其實,人人都可以發揮自己的影響力和感染力。
折伏不分年齡、不分對象,小朋友也可以做折伏。邀約同學來家裏玩或寫功課時,也可以一起唱題啊。和同學分享唱題很快樂的心得,一起唱題後再做功課,這樣也非常棒!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很大,所以,家人的信心姿態極為重要,盡量讓孩子在佛法環境中學習。青壯年時期是人生當中最重要的發展階段,可以說是決定如何度過中老年生活的奠定期,所以有機會就盡量去學習,能做就盡量去做,培養明辨是非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很多事情要靠經驗的累積,只有做過才知道下次怎麼改進,並且要向經驗更豐富的對象學習,讓自己再次累積。長輩的人生閱歷比年輕人多,應該分享傳承自己的經驗。在學習和傳承中,妙法才能不斷持續,信心才能更成長,這樣也算是法統相續吧。
不只是佛法上如此,生活上亦同理,和人說話不能只談佛法,要多方面涉獵充實,與人談話的內容才會豐富。在做折伏時,任何話題都能夠在言談中,找到適當時機切入佛法,但前提是,能否和別人建立起聊天的話題,所以,我們要時常關心他人、關心社會、關心公共事務、關心這個世界,打開自己的視野。妙法是要廣宣流布,狹隘自己的眼界不如增廣見聞,無論是下種折伏或是和人交談,說話才能有深度、言之有物。這樣是不是更能加深別人的信任感,加強折伏成功的機率呢?
折伏,非做不可!!是我對折伏的想法和觀念。折伏因人而異,不同對象和不同情況下,所說的話會不太一樣,有很多信徒很會折伏,成功率超高,我也一直在學習。相信自己和大家一樣,擁有想要做下種折伏的心,唯有心想做,才會去行動,凡事皆然。在信心過程中,受到很多人的影響,不斷在改變我的想法和做法,希望此次的分享,或多或少產生正向的影響力,在未來佛道修行的路上一起努力。
折伏,非做不可!!折伏,少你一個都不行!!

更多體驗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