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野殿御消息』

(御書九二二頁)

聖訓拜讀

「成人後若信佛教,應先報此父母之恩。父恩之高,須彌山猶低。母恩之深,大海還淺。應報父母之恩。」

[通    釋]

出生為人後,若信奉佛教,要先報父母之恩。父親的恩情比須彌山還高,母親的恩情,大海與之相比還淺。

[拜讀要點]

這個月的聖訓,是教示父母之恩的一節。在這段御書之前有:

「因為有父母,才有我們的存在,也才能夠出生為人。直到出生前的十個月間,母親無數次地承受如死一般的痛苦;生產時,真的非常辛苦地產下自己的孩子;生產後,不分日夜地餵母乳哺育自己的孩子。如此這般的三年間,在父母慈愛的撫育下成長。」(取意)

教示像這樣不顧自身,養育自己孩子的父母之恩,比須彌山還要高,比海還要更深。

報如此的父母之恩稱為孝養,然而,大聖人於『法蓮抄』中教示:

「所謂孝經有二。一為外典,孔子之聖人書中之孝經。二為內典,今之法華經是也。」(御書  八一五頁)

不論佛法或世法,都說對父母孝養的重要。

『開目抄』中教示:

「儒家之孝養限於今生。若未能助未來之父母,外家之聖賢乃有名無實也。外道雖知過未,然無助父母之道。唯佛道能助父母之後世,故有聖賢之名。」(御書  五六三頁)

另外,『兄弟抄』中有:

「雖一切應隨父母,然成佛之道乃以不隨為孝養之本。」(御書  九八三頁‧『中文御書選集』二  一一○頁)

這是寫給大聖人在世當時的信徒池上宗仲、宗長兩兄弟的教示,當時兩兄弟的父親,是虔誠信仰念佛之人,是誹謗大聖人的佛法,破壞兄弟信心的謗法之人。

針對有這樣的謗法父母,大聖人教示的不是世間所說的孝養,而是遵循佛法展示孝養應有之態度的道理,這才是真正的孝養,才是對父母的報恩。

依照此教示,池上兄弟終於成功折伏父親,親子一同信受妙法的題目。真正的孝養就是像這樣,透過信受法華經,一同步向成佛的直道。

如同『寂日房御書』中的金言:

「為父母或為其子,必為宿習也。」(御書  一三九三頁‧『中文御書選集』  二二七頁)

不論父母如何,都是因為過去世以來的深厚因緣,才於今世結下親子之緣,所以,讓我們珍惜此難逢之緣,報父母之恩吧。

這個月是母親節的月份。希望結下深厚親子之緣的全家人,一同步向成佛的直道,以更進一層的信心,向著一家和樂的信行精進吧。

更多聖訓拜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