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的判別】

「汝當唯以正理為先,切勿以人多為本。」

(『聖愚問答抄』 御書四○二頁)


雖然御書中列舉了諸多判斷佛法正邪的基準,今天想就『聖愚問答抄』之一文,稍微來談談。

『聖愚問答抄』和『立正安國論』一樣,是以對佛法無知的凡夫為提問者,質問聖人,聖人一邊說明佛法的道理與正邪,一邊回答問題的問答形式所構成。

其中教導我們,世間無常,遇到修行法華經的聖人,諸宗的教義是偏離佛意的教導,以及法華經才是真實的教說等等。

並教示法華經的正確佛道修行方法,是實踐折伏和唱念題目,依此才能夠成佛。

本篇御書中的聖人,就是指大聖人自己,不過,從淺的佛法法門逐漸到深的法門的誘引化導,以引導到法華經的教導應有的樣子,如實地成為現在活著的我們,折伏的入門指南。

那麼,接觸到如此法門的提問者,有如下的發言:

「世上從當權者到萬民,信仰念佛等的人眾多,也無法違背當權者的命令,從事其他的信仰。而且,祖先也都是一樣的信仰,父母和我自己同樣繼承下來。還有,看國內的宗教情況,信仰法華經的人是少數。

結果,無論正邪善惡如何,因為佛典外典中說,遵從主君的命令、對父母的孝養是重要的,要我相信主君、師匠和父母不相信的教說,那不就變成違背他們了嗎?

然而,想到聽了聖人的法門,若不信此法門,來世不就會受到惡道的果報時,不知道該怎樣做才好。」

各位在折伏時,不是有很多人會碰到這樣的心情,聽見這樣的話嗎?

有時候也會看見終於決定要受戒時,卻找各種各樣的理由,動搖受戒心意的人,這或許是因為受戒者的心中,擔心改變信仰而騷亂,覺得和一家人有同樣的信仰,比較妥當安心的心理作用。

但是,這樣的心理作用,是因為過去世以來的惡業和魔的所為而引起,我們知道趕走這些惡業和魔,尋求真實的法是重要的。

不能因為很多人信仰,就立刻說那是正確的。打個比方,黃金和寶石等的礦石資源,遠遠比無數的石頭來得稀少,所以價值也高,從這一點來看的話,不是數量多就是好,或者數量多等於正確。

試著看政治和經濟等的世間現象,事物是根據多數決所決定的,不過,決定善惡和好壞的,不是在於數量的多寡,而應該是取決於內容如何。

因此,從「世法為影,佛法為體」上,佛法也必須根據正邪來判別,不應該靠數量。

「惡雖多不勝一善」的御金言,假使錯誤的觀念有數百數千,不管再怎麼粉飾,錯誤還是錯誤,絕不會變得正確。

因此,如同「汝當唯以正理為先,切勿以人多為本。」的御金言,我們自己以正確的佛法道理為根本,警惕不要以錯誤的判斷,違反佛法的正邪。

更多中道之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