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隨喜

(摘譯自『大白法』第七四九號)

「一念隨喜」是指修行法華經初信之行者的位階。

「一念」表示一瞬間極短的時間,「隨喜」是隨順慶喜之意,即信順而歡喜之意。「一念隨喜」是先於法華經迹門的『法師品第十』中教說,接著出現於法華經本門的『分別功德品第十七』中。

『法師品』中教說的一念隨喜

一念隨喜之語最初雖是出現在法華經『法師品第十』,然而在此區分為佛之在世與滅後,明示一念隨喜者功德的深重。

關於此『法師品』之文:

「聞妙法華經 一偈一句 乃至一念隨喜者 我皆與授記 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開結 三一八頁)

天台大師於『法華文句』中解釋:

「即使是一句一偈極少量的經文,又即使是聽聞時極短時間的一念,因為隨順歡喜的功德而得到成佛的境界。何況是具足五種(受持、讀、誦、解說、書寫)並努力信行之人的功德,還要更大。(取意)」

『分別功德品』的四信五品與一念隨喜

法華經本門的『分別功德品第十七』中所說的「四信五品」,是就聽聞法華經本門『壽量品』之說法的功德,教示釋尊在世的弟子為四信,滅後的弟子為五品的順序。

關於四信,『法華文句』中說:

(1)一念信解(聽聞壽量品的教說而興起信心,但還未到向他人教說的理解力的初心之位)

(2)略解言趣(大致理解壽量品的教說而興起智慧之位)

(3)廣為他說(廣泛聽聞並理解壽量品的教說,更為他人說法之位)

(4)深信觀成(深深相信壽量品的教說,修行加上前三品之觀行,體得真理之位)

關於接著的五品,則說:

(1)隨喜品(聽聞壽量品的教說而產生隨喜心之位)

(2)讀誦品(自己受持讀誦經典之位)

(3)說法品(自己受持讀誦經典,向他人教說之位)

(4)兼行六度品(為悟得經典之真理,一邊修行觀心,一邊兼行實踐菩薩之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之位)

(5)正行六度品(理解佛之真意,以正意實踐修行六度之位)

在這當中,釋尊在世時修行法華經之位的四信第一的「一念信解」,與滅後五品第一的「隨喜品」,即相當於一念隨喜。這是以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中的教示為依文:

「又復如來滅後 若聞是經 而不毀呰 起隨喜心 當知已為 深信解相」(開結 四五六頁)

說明佛滅後聽聞『壽量品』的教說而不毀謗,興起隨喜之心的初信之位。

又在同品中,以:

「其有眾生 聞佛壽命 長遠如是 乃至能生 一念信解 所得功德 無有限量」(開結 四五○頁)

說明四信五品中,現在四信之初信位的一念信解之功德,而此一念信解與滅後五品中的隨喜品相當,與「一念隨喜」同意。

五十展轉隨喜的功德

到了『隨喜功德品第十八』,以滅後五品中隨喜品之因的功德,說五十展轉隨喜的功德。

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中,以:

「第五十人 展轉聞法華經 隨喜功德 尚無量無邊 阿僧祇 何況最初 於會中聞 而隨喜者」(開結 四六八頁)

說示五十展轉之眾生隨喜的功德。

這是說於佛滅後,眾生聽聞法華經本門『壽量品』的教說而歡喜,並逐一告訴他人,傳到第五十位聽聞者,連只是感到歡喜的功德,就已經無量無邊、不可計量,更何況是最初聽聞『壽量品』,隨喜告訴他人的功德,更是大得無法計量,即是初隨喜(一念隨喜)的功德。

一念隨喜即名字即位

日蓮大聖人於『唱法華題目抄』中教示:

「不知義理之名字即之凡夫,其隨喜等之功德,亦覺入於經文一偈一句一念隨喜者,五十展轉等之內。」(御書 二二○頁)

說示不知經文內容的我們末法名字即的凡夫,聽聞法華經而起信心隨喜之心的功德,與先前『法師品』中所說的一念隨喜者,以及『隨喜功德品』中五十展轉者等的功德,是同樣的。

天台雖然並未將一念信解與初隨喜,定為相當於六即位的相似即或觀行即,乃至名字即,但大聖人教示,名字即位乃符合經文之意。

並且於『四信五品抄』(『末代法華行者位並用心事』)中教示:

「制止檀戒等之五度,全然唱念南無妙法蓮華經,為一念信解初隨喜之心境也。此即此經之本意也。」(御書 一一一三頁)

教示以以信代慧之信為正行,信受妙法、努力唱題即是初隨喜,即是末法之法華經的本意。

結語

請確信,因為我們聽聞末法之正法的文底本因下種的妙法,各自產生一念隨喜之心並信受之,其中即能獲得即身成佛的大功德,並因此更加精進,最為重要。

更多教學用語解說/信行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