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行院》(台中市)中台本部 豐雅支部

重視育成、法統相續,以「面對面」的活動,致力異體同心

以貫徹廣布的姿態來育成

摘譯自『大白法』第九五五號

位於台灣中部的妙行院有六個支部,所屬信徒約三千人,不斷努力於信行。其中的豐雅支部,是超過七百人的大支部。

這次訪問到在妙行院創立之前,即戮力於地區廣布的廖欽郎先生,以及其子──目前擔任豐雅支部主任的廖祐吉先生。



請兩位先自我介紹。

廖欽郎:我現年八十歲,過著歡喜、快樂向御本尊報恩謝德的生活,經營家具製作機械公司。

廖祐吉:我是廖祐吉,現年四十六歲,在父親的公司擔任副總經理,並擔任台灣法華講豐雅支部主任。

廖欽郎:民國七十五年妻子折伏我。我母親信仰的是台灣傳統的道教,觀念很難改變,因此妻子便偷偷地信心。在台灣,每當中元節等特定日子,會在公司門口、店門前,或街上四處設置祭壇,向神明祈念或供養祖先,稱為「拜拜」。妻子因為信仰日蓮正宗,沒有拜拜。媳婦的立場就是必須遵從婆婆的吩咐,祭拜祖先留傳下來的對象,但妻子堅定地充耳不聞。我覺得宗教都是一樣,習慣的信仰就可以,但受到妻子真誠專一的姿態影響而入信。那時,台灣還沒有日蓮正宗的寺院,為了受戒而前往日本。

當時,信徒散布在全國各地,我擔任地區長。從某團體問題到宗門主導時代來臨的短時間中,宗門僧侶的正確指導,還無法傳達到基層,令人不安。

在此情形下,宗門主導的真正台灣廣布序幕展開,成立了母體法人中華民國日蓮正宗基金會,開設了本興院。接著,我被任命為主任,其後十二年,一直以身為組織的代表而努力著。於台中市設立妙行院,前御法主日顯上人猊下御親修時,真的是充滿感激。

有鑑於組織的法統相續,台灣法華講役員有七十歲退休的規定,因此便交棒給年輕人。

廖祐吉:託父母信仰之福,我得以不受謗法迷惑,在御本尊前合掌信心。民國八十四年到八十六年,擔任青年部支部長。之後離家自己經營公司,便漸漸遠離信心,也沒有唱題。但是,仍時常隨身帶著數珠。對經營公司感興趣也做得很好,便沒有想要騰出時間參加信心活動。

應該是因果報應吧,後來公司經營不善,負債累累,生活也陷入苦境。那時,想起了信心,而開始唱題。並且覺得不可以不會做勤行,於是開始做勤行。結果,竟然不可思議地想要參詣寺院,漸漸投入信心,每天參詣寺院。

廖欽郎:我經常向御本尊祈念法統相續,因此,對孩子事業失敗雖然感到遺憾,但我認為,年輕時的失敗是很好的經驗,他也因此而發心,現在回想起來,還是很感謝。這麼一來,不就實現了真正的法統相續,妻子和我都非常高興。

廖祐吉:現在對自己能奉公擔任支部主任,仍感到不可思議。全都是因為父母的信心,特別是父親對廣布的熱情。對於工作繁忙時也優先將時間奉獻給妙法的父親,感到很光榮。

現在希望像父親那樣,讓兒子看到我向廣布邁進的姿態。如果能讓孩子感受到信心的優越,信心強盛地長大,是最令我高興的事。

和過去相較,支部組織變好的地方和今後的課題為何?

廖欽郎:寺院成立後組織擴大,時代也改變了,現在社群網路等很發達,是和過去不同的地方。在某種意義上,也正值過渡期。仔細看各項活動的出席率,指導會和御講等,都不如預期成長。我認為這是組織擴大到一個程度後,一定會遇到的障礙。

廖祐吉:以前的環境沒有網路,因此勤於電話聯絡及家訪,見面交談是理所當然的事。我認為正因為這樣,更能異體同心。因為不是所有人都利用社群軟體,因此盡最大限度使用下,也進行和過去一樣的電話和家訪。可以的話,一定要見面互相鼓勵。只靠方便或輕鬆的方式,是不會有好效果的。

組織方面,特別鼓勵組長要有「不能只有單方面聯絡」的共識。

最後,請談談今後的抱負。

廖欽郎:信心是終生職,我退休後擔任顧問。總之,很感謝御本尊讓我現在仍然身體健康,希望以身輕法重的精神,成為講員的模範,努力外護寺院。

廖祐吉:我擔任支部主任,為了對御本佛日蓮大聖人的大慈大悲報恩謝德,朝向達成御法主上人教示的命題,不找藉口,和講員們異體同心地一起努力。並不忘和折伏一樣重要的育成,以「長的一念」培育新世代的役員,遵照御法主上人猊下的指南和主管的指導,卯足全力。



更多台灣廣布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