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定宗教時,有那些標準?

正確宗教的條件,首先必須不離開世間,不以虛構的世界為基本;重要的是,它必須是為人類設想的宗教,能使人過幸福的生活。因此,這樣的宗教必須以正確的生命觀為根基,還要具備正確的道理和救濟人類的現實力。

那麼,究竟應以什麼方法來判定宗教呢?

日蓮大聖人以下列的標準,教導我們判定宗教的正邪:

1. 三證:

指包括文證、理證與現證等三項。文證是指來自經論等的證據,其教義不獨斷,即使是依佛所說的經典,也可以查證確認。理證就是要確認教義有無符合因果的道理。而現證就是要查明其教義不只是理論的觀念,在現實的生活上將如何證明。

2. 五義:

教、機、時、國、教法流布之先後等五項,也叫做宗教的五綱。它是佛法廣布時的規範,我們可以根據這些觀點,選擇正確的宗教。「知教」就是要弄清楚佛、菩薩所說的經律論或一切思想哲學,以及宗教的優劣深淺。「知機」的機是眾生的機根,是用來斷定是否已接受教義的狀態。「知時」則是要知道,是否符合布教的時代。「知國」就是要知道各個國家與什麼教義有緣。「知教法流布之先後」則是要明瞭,先前傳布的教義,爾後應傳什麼教義。

在此五義中,用以判定教的優劣深淺的標準,有五重相對、五重三段、四重興廢、四重深淺、三重秘傳等。

所謂的五重相對,是指內外相對、大小相對、權實相對、本相對、種脫相對等五項,從佛教以外的一切教義,與佛教比較檢討,繼而自小乘教至大乘教,權大乘教至實大乘教,法華經門至本門,文上脫益至文底下種而漸次選擇高級教義的方法。

至於四重興廢,就是把釋尊的教義由淺至深,漸次判別爾前經、法華經迹門、法華經本門、觀心等優劣興廢。

以這些標準為根本,由各種角度去反覆判斷時,才能選定唯一的正法。

更多正確宗教與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