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役員研修會(組長以上)-建立寺院的意義

日蓮正宗教學研鑽所副所長・本山了性坊住職 原田輝道尊師

105.4.17於苗栗‧國立聯合大學第一校區活動中心


大家好。我是日蓮正宗教學研鑽所副所長、總本山大石寺塔中了性坊住職原田輝道。

此次,承蒙御法主日如上人猊下的慈悲,與本興院主管石橋頂道尊師,以及其他尊師的特別關照,讓我參加台灣法華講第十七回役員研修會,就我個人來說,是相隔十二年的第三次訪台。

首先,向今年二月六日發生的台灣南部地震受災者們致上誠摯的慰問,祈念能夠早日復興。其次,以「回到原點,躍向未來」的主題為基礎,我要講的題目是「原點二」的「建立寺院的意義」。

在進入本題之前,稍微介紹一下我擔任住職的了性坊。了性坊是第二祖日興上人開創總本山大石寺的六年後,於永仁四年(一二九六年),由日興上人本弟子之一的大學尾張阿闍梨了性房日乘師所開創,到今年剛好滿七百二十年。

初代住職了性房日乘師,一開始是以第三祖日目上人弟子的身分,出家修行,之後努力不懈,升格成為與日目上人相當的日興上人的第六位本弟子。尤其在漢文與日文方面的學問超群,是位即使在一般社會也會得到「大學」稱號的人物。了性坊之外,還為了在鎌倉建立常在寺而往來於總本山,開啟妙法弘通之道,並侍奉日興上人、日目上人。

現在,了性坊位於總本山中央塔中東側的南端,進入三門後,在最東側第十一間。但是,開創之時是在其北側,是再往前面的參道前進,爬上途中的石階,在二天門的東側。當初也不叫了性坊,而是稱為「蓮仙坊」。

了性坊開創之後,大約經過三百二十年的寬永九年(一六三二年)十一月,第十七世日精上人在敬台院的捐獻下,建立總本山御影堂之際,因為二天門的建立等而整修周邊的關係,移到現在的南端之地。

此外,文政七年(一八二四年)二月,宗祖御誕生會時,第四十九世日莊上人依據初代住職日乘師平常的名字「了性房」,將坊號由原本的「蓮仙坊」改為「了性坊」,而沿用至今。

從我受命就任第三十七代住職至今,已經二十一年了。試著追溯了性坊七百二十年的歷史,可以看出其中一貫的信仰態度。那就是無論在多麼困難的時代,在唯授一人血脈付法的御法主上人的身邊,於總本山的一隅,歷代住職與所屬的法華講員,一同盡著守護總本山的赤誠。

歷代住職與各坊的住職每天一同輪流,不問公私、不分晝夜地守護、侍奉御影堂等總本山諸堂宇的御本尊。另外,作為總本山的宿坊之一,迎接來自各地的登山參詣者、目送下山,並祈念平安無事。這些事幾乎都不會顯現在歷史的記錄上,即使如此,看當時的御法主上人命令的任命書等等的文獻,就能夠理解。

這個精神完全在於對御本佛日蓮大聖人、本門戒壇之大御本尊的信心,以及對當時的大師匠御法主上人盡信伏隨從之誠的奉公態度。但是,這是因為背後有可靠的支持,才能做得到。那是什麼呢?各位知道嗎?那就是自了性坊開創以來,持續至今的了性坊法華講員的信心。

七百二十年來,有持續法統相續的講員家庭。此講員家庭代代都以寺檀和合、異體同心的信心,常常參詣總本山與了性坊的各項行事,平日也做雖然微薄卻真心的御供養。並且在關鍵時刻,挺身保護寺院與住職。

盡守護佛法之赤誠,守護總本山、守護了性坊,努力於令法久住、廣宣流布。這也已經成為此家族歷史的基礎了。御書中有「陰德陽報」,其實這不就是顯現大功德的樣子嗎?我對這樣的總本山了性坊,感到非常自豪。

接著,進入正題「建立寺院的意義」。

寺院是實踐本因下種佛法的道場,同時,也是以妙法廣宣流布為目標的弘通法城。此外,也是對養育我們的過世父母與祖先做追善菩提回向的道場。大聖人在『法華題目抄』的開頭,對於「我們凡夫不知道法華經的意義,也不辨義理,於一日、一月乃至於一生之間,僅唱一次題目,就能夠不受惡業影響,最後終能達到不退之位、即身成佛之位嗎?」的問題,以「當然可以」的回答,教示確實如此。這的確是真的嗎?

日寬上人做了如下的解釋:「如果是過去世沒有謗法罪障的人,確實是如此。但是,我們末法的眾生,過去的謗法罪障無窮盡,難以消滅這些謗法罪障。正因為如此,一定要信力強盛地力行妙行才可以。」

實在是明快的解釋。我們累積的謗法罪障,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簡單消滅的。說起來,我們現在是將污穢的身體,才剛放進洗衣機當中的階段。這樣的話,一定要以真正的日蓮正宗的信仰,將自己的身體徹底洗乾淨才行。在這之中,當然也包括將信仰邪教謗法的人們,引導至日蓮正宗的洗衣機中的化他折伏行。

但是,洗衣機裏不放水和洗衣劑,就沒有意義。就算洗衣機裏的髒衣服,對洗衣機外面的髒衣服說:「你們滿身都是謗法,真的很髒。」又有誰會相信呢?反而還會貶低了法。

那麼,我們要怎麼洗淨自己的身體、消滅謗法的罪障才好呢?答案就在於,要知道寺院和安置於其中的常住御本尊,以及住在其中的住職,這三者真正的存在價值。

寺院是在該土地的國土世間,和住在該土地上的眾生,與妙法信仰的因緣之上建立的。只要建立了寺院,就必須安置常住的本門之大御本尊。

以台灣來說,台灣的國土世間與住在台灣的各位,有非常深厚的因緣。各位的生活、風俗習慣與產業,都是在與台灣的國土世間之因緣上成立的。常說「各地皆有風土民情」,這就是由國土世間與住在其中的眾生之間的因緣所產生的樣相。

在與此國土世間的因緣中生活的各位當中,只有一個人是妙法的一粒種子吧。這個人或許是因為與其他國土之人的因緣,而與妙法相遇,但是,由於此人有了信心,台灣的國土世間才真正被妙法的威光照耀,這是成為大佛國土的最初因緣。

但是,無論這片土地上信仰妙法的人數如何增加,都不能說廣布的基礎已經完備了。這是因為尚未結下與本門戒壇之大御本尊直接的大因緣。為了要結此大因緣,才有於台灣建立寺院之舉。

在某團體是本宗信徒團體的時代,沒能在台灣建立日蓮正宗的寺院。但是,某團體最後顯出本性,成為謗法團體,被本宗驅逐。於是,從那個時候起,在台灣開始了真正的正法弘通。

民國八十六年,首先建立了本興院。之後,在短短的十九年中,高雄法宣院、台中妙行院、宜蘭妙照院、苗栗妙德寺、彰化本照院、桃園正行院、新北市三重區法秀院、花蓮花東布教所、台北市北投區北投布教所等寺院相繼成立,總共有十所寺院。這十所寺院的建立,是台灣法華講僧俗異體同心,實踐自行化他的題目的結果,此外,也是每一位講員赤誠御供養的表現,宗內僧俗一致讚歎。換言之,從本興院的建立開始,因為各位的信心而建立了各寺院,正是台灣的國土世間與本門戒壇之大御本尊間結成直接大因緣的樣相。

唯授一人血脈付法的御法主上人,深鑑於建立寺院的各地和信徒,與本因下種妙法的因緣,書寫本門戒壇之大御本尊、奉修入佛法會,就是證明。總之,各寺院的御本尊,是將台灣各地的國土世間與居住其中的一切眾生,引導至真正佛國土的根源御本尊。因此,各寺院是妙法廣布的法城,是居住於該地的各位信行的根本道場。

另外,隨著寺院建立,也有不可忘記的事。那就是知道指導教師──住職的真正價值。

日蓮正宗的寺院都是下種佛法僧三寶所有,為當代的御法主上人所管轄。因此,包括本興院在內,各寺院成立時,御法主上人都會自總本山大石寺前來。但是,如果建立寺院、安置本門大御本尊的話,就必須要有常隨侍奉、執行寺務,挺身於信徒教化育成與妙法弘通、廣宣流布的住職。因此,在落慶入佛法會或布教所開所法會時,鑑於該國土世間及眾生與妙法御本尊的因緣,從僧侶之中任命住職,擔任指導教師,作為自己的代理。

換言之,受御法主上人之命,代理御法主上人赴任,體察御法主上人之意,對御本尊常隨侍奉,教化育成信徒,竭盡妙法廣布的赤誠,即是住職的立場。

總本山有本門戒壇之大御本尊與唯授一人血脈付法的御法主上人,在末寺則有從本門戒壇之大御本尊直接書寫的常住御本尊與代理御法主上人的住職。所以,各寺院的住職是面對常住御本尊,將所有法華講員的信心,傳達給唯授一人的血脈,讓御本佛日蓮大聖人之當體、本門戒壇之大御本尊流出的無量妙法之法水流通,與各位一同實踐即身成佛之本懷的直接師匠。

在日蓮正宗,重視國土世間及眾生,與妙法之手續師匠‧住職之間的因緣。在日興上人的『佐渡法華講眾御返事』中,關於師弟之間的道理,有以下的教示:

「此法門乃端正師弟子而成佛也。若師弟子相違,縱同持法華亦墮無間地獄也。僭越師弟子聲稱直弟子之輩,聖人在世時亦有之,故定本弟子六人,教示本弟子與此弟子之教化之道理。並將此以言語宣說。如所料,大聖人入滅後,末弟子自稱為聖人直弟子者眾。此乃大謗法也。法華講眾當善知此要旨。」

是非常嚴格的道理。是說宗門自古以來,端正師匠與弟子檀那的道理,努力於佛道修行時,才能消滅無始以來的謗法罪障,完成即身成佛的本懷。

日興上人教示的內容是說,對血脈付法的大師匠御法主上人自不待言,偏離了與引導至此血脈的末寺師匠‧住職間師弟相對的道理,自稱是大聖人的直屬弟子的話,由於確實的大謗法之罪,必定墮入無間地獄。某團體大肆聲稱「直通大聖人」等,即是累積無間地獄之業因的證據。

說到這裏,要如何才能消滅我們自身的謗法罪障呢?將台灣作為真正佛國土的基本是什麼呢?我想這難題的答案,應該都知道了吧。

如同『法華初心成佛抄』中的教示:

「良師、良檀那、良法,此三者聚之,始成就祈念,亦可拂國土之大難也。」(御書 一三一四頁‧『中文御書選集』 二○四頁)

「建立寺院的意義」就在於住在台灣各個國土世間的各位,與所屬的各寺院以及安置於各寺院的常住御本尊,還有代理御法主上人而赴任的住職,因為妙法不可思議的因緣,確確實實結下的緣分,請確認此點,並為此而感到大歡喜。

那麼,經常參詣寺院,經常接受住職的指導,經常在住職身邊,和講中異體同心,心無虛偽、正直地實踐自行化他的題目,就能確實感受到真正即身成佛的要因,這就是法華講的信心。並且,更加提高妙法流布的氣勢,以各位尊貴的心志,在台灣的新地方,建立新的寺院,引導台灣全土到達娑婆即寂光的境地。請堅定地下定決心,這就是各位的使命。

以上就是以「建立寺院的意義」為題所作的演講。感謝各位的聆聽。

更多法話/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