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代慧】

如同大聖的教示:

「受易持難。」 (御書 七七五頁)

我們末法凡夫因為三毒強盛,充滿煩惱,因此,生命處於對正確的佛法無知,且抱著甚深疑惑的愚癡境界。因而說示,在佛道修行的路上會起懈怠心,抱持疑惑與我見,很難持續一生的信心。

正因如此,我們才有學習大聖人教義的必要。因為透過教學,理解佛法的道理,就能明確了解必須信心的理由,得到對佛法質疑的解答,讓自己的信心更加充實。

而且,靠著正確的學習,能培養不獨斷或我見的正確信心姿態,以及折伏和育成的必要知識。在信心上加深正確的理解,便能加深對正確佛法的確信,貫徹一生的信心。

相反的,輕視教學,不在乎自己信心的意義和目的的話,因為不明白信心的必要性,便無法貫徹一生的信心。此外,由於缺乏教學的信心過於淺薄,會因為我見,而錯置了信心應有的做法與道理,成為輸給困難而退轉的情形。

因此大聖人教示:

「務必勵行行學二道。行學若絕,不得有佛法。」 (御書 六六八頁)

所謂教學,和一般世間的學問不同,須以信之一字來學習,才能更深入且正確地理解,因此,若無信而學習佛法,無論填塞多少知識,都無法通達深遠的佛法教示。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中說示:

「汝舍利弗 尚於此經 以信得入 況余聲聞 其余聲聞 信佛語故 隨順此經 非己智分」

連釋尊十大弟子中,人稱「智慧第一」的舍利弗,都無法以自己的智慧,而須靠相信佛的正確教說,才能得到開悟。

因此大聖人教示:

「佛明確制止戒定之二法,完全限於慧之一分。若慧又不堪,以信代慧。」(御書 一一一二頁)

對於我們末法凡夫的修行,教示制止三學中的戒(防非止惡之教)、定(防心散亂之法)二法,只限於為了得慧(斷煩惱、破除迷妄之心的智慧)的修行,由於得到智慧非常困難,因此揭示以「信」代替慧之修行的「以信代慧」法門。

又如『御義口傳』(『就註法華經口傳』)中的教示:

「以信之一字定妙覺之種子。今日蓮等類信受領納南無妙法蓮華經之故,得無上寶聚不求自得之大寶珠。信乃智慧之種,不信為墮獄之因也。」 (御書 一七三八頁)

信之一字為成佛之種,藉由信受南無妙法蓮華經,能夠得到不求自得的無上之寶(即身成佛)。

如同信是智慧之種,不信是墮地獄之原因的教示,教導我們,依靠信行三大秘法的御本尊,能夠達到成佛境界的,就是「以信代慧」之法門。

如前所述,連號稱「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也無法靠自己的智慧成佛,因此,三毒強盛、充滿煩惱的我們末法眾生,只以一己的智慧與才覺成佛,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必須了解,不信所教說的,而以其他或自己任性的解釋,曲解教義,以為「這樣就好」,是極大的錯誤。這正是由凡夫淺薄的智慧衍生出的傲慢,是與正確修行佛法不相符的態度,為觸犯驕慢、淺識之十四誹謗的原因。

然而,這裏所說的「信」,不是連疑問都不允許、不顧善惡道理的盲信或狂信。探求疑問與煩惱,對於以文證、理證、現證之結果顯現的確證之教說,立即捨棄懷疑,單純順從的心。這樣的姿態,才是正確的「信」。

大聖人教示:

「佛法乃道理也。」 (御書 一一七九頁)

今年六月將舉行教學考試,希望以想了解、學習大聖人教義的探求心,參加教學考試。然後,以此考試作為確認自己學到多少教學之良機的同時,透過教學鑽研,更加深對信心的理解與確信,覺知廣布的使命。

更多中道之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