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煩惱

青年部活動教材

摘譯自『妙教』第二九九號

「國高中生的淺易教學」單元

惱亂身心的心的作用

大家是否曾有過以下的心情呢?

一、「想要這個,也想要那個。」

二、「絕對不原諒那傢伙!」

三、「我怎麼一直這樣……」

若是這樣的心日益增強、不斷升高,不但破壞社會規則,人際關係不順,也會變得無法過幸福的生活。

像這樣惱亂人心或身體的心的作用,就稱為「煩惱」。

一是依照自己的欲望,不停地持續貪求,稱為貪欲。

二是對不順己意的事發怒、憎恨,稱為瞋恚。

三是愚昧地不了解事物的因緣與道理,稱為愚癡。

這三項稱為貪瞋癡三毒,是我們所具有的根本煩惱,有以這三毒為首的一○八種煩惱。

順帶一提,各位在勤行、唱題時所使用的數珠,共有一○八顆珠子,是代表煩惱的數目。

此外,在總本山大石寺,於除夕夜敲鐘一○八下,據說是為了將煩惱一一淨化,以迎接新年。

煩惱的火焰

在『雜阿含經』中,有以下的故事:

某時,釋尊向弟子們說,「世上所有的事物,都正在燃燒著。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指人的眼、耳、鼻、舌、身體、心,全都向著他們的對象燃燒著。因為貪欲之火焰、瞋恚之火焰、愚癡之火焰而燃燒著。」

如果大家身上穿的衣服突然著起火來,該怎麼辦呢?

當然是要趕快滅火吧!如果置之不理的話,燃燒的範圍就會擴大,受到嚴重的燒傷。

釋尊把人們受自己的欲望及憤怒等煩惱折騰而苦惱的姿態,說成宛如身受火焰包圍之苦。

教示置之不理的話,就會因煩惱的火焰而變得不幸,因此,必須趕快把火消滅才行。

煩惱能夠消滅嗎?

在法華經以前的經典中,教說經歷無數的轉世,在可說是永遠的漫長歲月下修行,就可斷盡煩惱,得到佛的開悟(菩提)。這就是所謂的「歷劫修行」。

然而,無論再怎麼想要消除煩惱,只要我們的心和身體還在,就無法完全消滅煩惱。為此,小乘佛教以消滅自己的身體和心,就能消除煩惱(灰身滅智)為目標,但是,像這樣拋捨心和身體的人,絕稱不上幸福。

因此,就算能將所有的煩惱都拋開,也無法獲得幸福。

轉煩惱為菩提

法華經的結經『觀菩賢菩薩行法經』中說示:

不斷煩惱 不離五欲 得淨諸根 滅除諸罪」(開結 六一○頁)

日蓮大聖人於『御講聞書』(『日向記』)中教示:

「法華經以前的經典,是捨棄煩惱而追求佛的開悟(菩提)與成佛的教說。然而,法華經卻是能夠將自己的煩惱轉為菩提,將痛苦的生死轉為涅槃(完全安穩的境界),以此身原本的姿態成佛的經典。這就是所謂的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御書 一八三五頁‧取意)

教導我們能將煩惱原原本本地轉變為佛的開悟(菩提),以原本的此身成佛。

關於其方法,如同『御義口傳』(『就註法華經傳』)中的教示:

「現在,相信日蓮教說的人們,經由唱念南無妙法蓮華經,能夠實現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 (御書 一七五七頁‧取意)

確信大聖人圖顯的大御本尊,認真唱念題目,就能夠將煩惱轉變為菩提。這就稱為即身成佛。

對於此事,御法主日如上人猊下指南:

「澀柿子當然因為苦澀而難以下嚥,但把這樣的柿子放在陽光下曝曬,除去澀味,就變成甘甜好吃的柿子。(中略)我們的煩惱也是這樣。像柿子一樣,我們的本質完全沒有改變。柿子也不會變成哈蜜瓜或蘋果,還是原本的柿子。(中略)我們透過唱念題目,與絕對的佛界結緣,開啟我們所具有的佛性,就能成就佛身。因此,真的就是煩惱即菩提。」 (『功德要文』 二一七頁)

和柿子不會變成哈蜜瓜或蘋果等其他水果,只是放在陽光下曝曬,就能變成甘甜的柿子一樣,我們透過向著御本尊認真唱題的功德,煩惱即能原原本本地轉變為菩提。

為了解決人們的煩惱

御法主上人指南:

「大聖人的佛法是透過煩惱即菩提的原理,將貪瞋癡三毒的煩惱轉變為菩提。淨化法界的,真的就是妙法廣大無邊的功德力。」

(『大日蓮』 二○一一年三月號)

我們是具有眾多煩惱的人,有種種感情產生的煩惱。

但是無論何時,向著御本尊確實地唱題,就能將煩惱轉變為菩提,衷心祈念人們的幸福與世界的和平。

大家也一起確實地唱念題目,告訴更多人解決煩惱的正確方法吧。

更多從藍而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