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官當思法華經
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日蓮大聖人的佛法具有什麼樣的意義呢?
日蓮大聖人於『檀越某御返事』(『四条金吾殿御返事』)中教示:
「晝夜十二時皆應修法華經。(中略)仕官當思法華經。『一切世間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乃此也。」 (御書 一二二○頁)
今天,就以這段御書和大家說法話。
生而為人在社會生活上,一旦缺乏倫理和道德規範,各自以自己的想法為所欲為的話,會變成什麼樣呢?人類社會必定無法正常成立而紛爭不斷吧。即使像家庭的小單位也是如此,若各自抱著任性的想法,家庭必會四分五裂。
因此在社會上,有必要教說讓人人都覺得「的確如此」的規則和道理,並且遵循此教說,人們才能平順地過日子。
古代的中國和希臘,卓越的思想家與哲學家輩出,透過教說人生之道,人類創造出有人性的世界而生活。『開目抄』中教示,沒有這些道理存在的時代是:
「人皆同禽獸。」 (御書 五二三頁)
人們過著和畜生同樣的生活。
之後,雖然賢王、賢人出現,教說世間的生活規範,但隨著時代沉淪,人心中「貪瞋癡三毒」的生命逐漸旺盛。舉三毒之一的「貪欲」為例,經典中說,就算須彌山全部變為金色,甚至擴大兩倍,也都無法滿足人類一個人的欲望。像這樣,人的欲望是沒有止境的。
世上雖有人過著富裕舒適的生活,但人們卻始終無法安於「自己已經滿足,所以不會再想要更多了」的想法。因為得到,讓「貪瞋癡三毒」變得更加旺盛,於是過去的教說無法治癒人類的紛亂,世間也更加紊亂。
為了將這樣的眾生從迷亂與苦惱中救出,釋迦如來出現於印度,教說佛教。佛教是從三世因果、三世生命的層面上,教說世人應有的思考方式與行為的最勝教法。之後,佛教傳到中國,又傳向日本。
隨著正法、像法時代過去,進入了釋迦如來的佛法力量隱沒的末法時代。人心極度荒廢,世上混亂不斷,是人們受戰亂與重大天然災害和疫病所苦的時代,是若不弘通真實的佛法,混亂就會持續到永遠的時代。
在如此情況下,日蓮大聖人出現於末法之世,破折錯誤的教說。也就是說,儘管佛教弘通了,但沒有人知道什麼才是真實的教說。在這樣的時代,應弘通佛教的根本、法華經精髓的妙法蓮華經五字七字,是必然的。
法華經『方便品』中:
「諸法實相(乃至)如是本末究竟等」 (開結 八九頁)
教說「十如是」。其中,第一是「如是相」。相就是姿態,世上混亂的姿態,也是「如是相」。先有如是相的姿態,性、體、力、作、因、緣、果、報、如是本末究竟等,也必定帶來不幸的結果與果報。
現在的世界,很多人因為物質氾濫而浪費。但在另一方面,人與人、國與國之間的落差擴大,悲慘的恐怖事件頻頻發生,人心荒廢的程度極為嚴重。
日蓮大聖人為了將世界從混亂與苦惱中拯救出來,向當時的權力者提出『立正安國論』的諫言。
透過人們正確信仰真實的佛法,才會帶來真正的世界和平。關於我們生活的社會和真實佛法的關係,法華經『法師功德品』中有:
「諸所說法 隨其義趣 皆與實相 不相違背 若說俗間經書 治世語言 資生業等 皆順正法」(開結 四九四頁)
意思是說,世上的各種道理,依其意義與目的,雖有表達和說法的差異,但都絲毫不違背法華經中教說的「諸法實相」的真理。俗世中論述思想、哲學等的書籍,政治、經濟、法律等的言論,與以營生為目的的各種產業,最後都與佛法所教說的道理不相違背。
爾前經中,對於世法,佛法都以律例教法來教說;但根據佛法究竟的『法華經』的教說,世間法原原本本地與佛法相通,『法華經』就是包含一切世間法的教說。
對此法門,日蓮大聖人於『諸經與法華經難易事』中教示:
「佛法如體,世間如影,體曲則影斜。」(御書 一四六九頁‧『中文御書選集』二 二三三頁)
又於『觀心本尊抄』(『如來滅後五五百歲始觀心本尊抄』)中教示:
「天晴則地明,識法華者可得世法也。」 (御書 六六二頁)
這樣一來,在各位的了解上,可能有人會認為,信心和一般人做的事不一樣。事實上並非如此。向著御本尊唱念南無妙法蓮華經,做勤行,並不是做脫離世間法的特別事情。相反的,所謂「仕官當思法華經」就是指導我們,「要將日常的工作視為法華經的信心來重視」,是教說佛法中有世法之文。
在公司工作、在家處理家務、學生認真讀書等等,所有世法上的行為都相通於佛法,是法華經的一部分。因此,日蓮大聖人教導我們,日常不管是工作或讀書,都要努力地去做。
『崇峻天皇御書』(『同地獄抄』)中教示:
「教主釋尊之出世本懷乃人之行為矣。」 (御書 一一七四頁)
我們日常在工作、家務和求學上,認真勤奮的姿態和行為,能獲得人們對我們的信賴,也會成為推進折伏的很大助力。
御法主日如上人猊下有以下的指南:
「日常的行為很重要,日常的行為才是布教。(中略)為了正確引導眾多的人們,努力於包含身口意三業的強盛信心,以『不輕菩薩也是如此』的想法,培養能說服別人的力量,就是重點。然後,為了這個目的,應銘記平時不懈怠的佛道修行,和日常行為的重要。」 (『御指南集』三 二九頁)
我們每一個人時時掛念此尊貴的行為,朝向二○二一年宗祖日蓮大聖人聖誕八百年,構築法華講員八十萬人的陣容,更加精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