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練人格

青年部活動教材

摘譯自『妙教』第三一二號

「國高中生的淺易教學」單元

暑假結束,學校生活已經開始了。新的學期,又換了新的班級,就像人們所說的「物以類聚」一般,心地善良的人的周圍,一定也都是同樣善良的人。

若想要交到真正的朋友,首先,自己也要成為善良朋友值得深交的人,這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磨練心智使自己大大地成長,是非常好的事。

世間的判斷基準為何

牛頓是發現萬有引力法則的偉人,但相反的,他也被說是偏執且容易嫉妒的人。

另外,有發明之父之稱,頗富盛名的愛迪生,從他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分,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這句話中,雖然感受到他是努力型的天才,但似乎也有利己主義的一面。

從牛頓和愛迪生的例子,我們可以了解到,無論是發明家或科學家,人們都是以他「發現(或是發明)了什麼」作為評價標準,和他的為人並沒有直接關係。不僅是科學的世界,經濟、政治或是多數領域,都是以那個人的成就,作為判斷的基準。

因此,牛頓才被讚譽為科學界的偉人,愛迪生則被稱為發明之父。

要醫術好就可以……

現在,來談另一個話題。

在電視上播放的醫療劇中,有這樣一句台詞:

「醫生只要醫術好,做什麼都可以……」

只要能夠完成困難的手術,治癒疾病就好了,醫師的人品和態度是不相干的事……,聽過類似的話。

的確,如果自己兒子被救護車載著,分秒必爭的情況下,對父母來說,抱著「什麼樣的醫生都沒有關係,只要能夠救我兒子就好!」的心情,是理所當然的。

在生死攸關的緊急時刻,救活性命是最優先的事。從這個意義上來看,前面的台詞也有一番道理。

但是,醫師真的只要醫術好就可以了嗎?

自古以來,即說「醫者仁術」。江戶時代的學者貝原益軒於『養生訓』中說,「醫者仁術也。以仁愛(愛人、為人著想)之心為本,以救人為志。」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醫術並非僅是單純地治療人的身體,而是以人德為本,施行醫術。也就是說,「醫者仁術」的格言是告誡我們,「只要醫術好就好了」的觀念是不正確的。

此外,日本醫師協會的倫理綱領中也有:

「醫師要自覺其職業的尊嚴與責任,時刻保持深厚教養與高尚人格。」

因此,若認為只要醫術好就可以了,可說是愧對醫師這個職業吧!

正確地傳達正確的事

以我們的立場來思考一下這件事。

我們信仰的日蓮大聖人佛法,是正確的教說。

應該不會說「大聖人的佛法是正確的,所以怎麼布教都沒關係」吧!在信仰上,只說正確的事是不夠的。

佛教是教示人們應走的道路,並且予以實踐。因此,信仰大聖人佛法的人,必須努力過正確的生活,具有讓人們仰慕、尊敬的人格。

舉例來說,即使大家都主張「大聖人的佛法是如此了不起的教說」,但說話方式卻是粗魯,態度惡劣的話,沒有人會相信大聖人佛法的偉大吧。

也就是說,我們在宣揚大聖人佛法的時候,要以「正確的姿態」講述「正確的佛法」,才能夠傳達其正當性。

佛是人格的完成者

無論講述多麼正確的話,是否具有相稱的人格,是否有足夠信用,非常重要。

大聖人於『崇峻天皇御書』(『同地獄抄』)中教示:「教主釋尊之出世本懷,在於人之言行舉止。」 (御書 一一七四頁)

教導信仰佛的教說的人,應有身而為人正確的言行舉止。

此外,御法主日如上人猊下教示:

「進入折伏戰,說到什麼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我們的人格。佛是人格的完成者,從這個意義上,我們也要磨練信行學、鍛鍊人格,最為重要。」 (富士學報四二 二二三頁‧取意)

折伏也好,育成也好,經由信心培育出的人格,方能獲得對方的信賴。

我們以每天的勤行、唱題,鍛鍊信行當中,同時也磨練自己的人格。

因此,依照御法主上人猊下的指南,在所屬寺院主管、住職的指導下,單純地努力信行,相當重要。

今後,也請以信仰正確佛法者的姿態,始終鍛鍊信行,磨練人格吧。

更多從藍而青...